首页 > 九游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AG九游会j9官方网站|富兰克凌:剖析财报,看蓝标如何进化

发布时间:2025-10-15 18:09:17    次浏览

前言:本来有妹子想让我表述一下对蓝标的看法,一开始我是拒绝的(高能装逼)。但是作为一个过去十年曾经和蓝标pk过,服务过,被服务过,顾问过的人,我觉得自己看的相对清晰了,有必要说说,要不然自己那么多夜晚就白熬了。(苦逼现实)------------------------------------------------------------------------------------蓝标的四季度不错,业务上基本上达到了2年前赵文权老板在全国总监大会上吹的牛逼。我很钦佩。我认为,蓝标业务进化是在解决行业的几个弊端和痛点,我随便吹吹。1, 追求业务规模。规模越大,单子越大:这些年,我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和蓝标的朋友上下合作,提供一点脑细胞(因为都是朋友,不好意思收费)。曾经是一起死磕国内大客户(比如海尔的单子),如今,去喝茶的时候,大家已经是在头脑风暴,如何给国资委和亦庄开发区管委会去做海外传播和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投放方案了。上市前后,格局已经完全不同。(当年在某几个500强客户的case 上完胜蓝标的时候,我在WPP 旗下某top 外资传播机构,我是装逼的,鄙视蓝标的,多low多土啊,艹,居然还在数发稿字数给客户算钱。而我们的hourly Rate (小时费率)是律所水平,虽然是屌丝但自己是重症装逼患者)2,资本战略逐步显示强大威力。准确把握创业板的窗口,不仅仅将蓝标推送到整个营销服务行业的头把交椅,更提供了很好的业务升级资源和经济下行阶段的抗风险能力。很多行业内公司,严重依赖少数大客户,2008年那一拨,反腐这一波(一汽集团的广告公关公司),消灭了不少曾经蒸蒸日上的公司,或死于资金链,或死于(创始人之间)分赃不均,或死于客户跳槽或者上层洗牌,或死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大潮,或者死于政治风波(比如芮成钢的case 和令计划的亲戚的公司)。。。。。总之各种死法。高手谋势,中手某市,低手谋事。我们在给客户吹牛逼的时候,往往忽略在自身的核心能力的持续建设。人(人员),财(现金流和客户结构),务(业务能力)的建设,核心还在于财,营销服务行业的企业如何才能有源源不断的钱,源源不断的人才?。做大资产负债表,股权流动起来,是解决利益分配(新老交替,合伙人变更,资源引进)和业务能力建设的最大痛点。3,以资本升级服务业务服务业本质上不是好行业,因为本身没有固化产品,高素质的人就一切。我们的工作,极其浮华极其苦逼极其也易于腐烂的。 刚刚入行的时候,作为屌丝毕业生就在人民大会堂吃晚饭,拉上院士去讨论如何游说政府媒体造势去支持行业超级大单。做发布会,一晚上化完700多万人民币做发布会,各种灯光特效和著名主持,浮华至极,轰轰烈烈,然后第二天,一切归零,过眼云烟。那个时候,是500强外企的甜蜜时期,是蓝标创业的中期,公关服务业风起云涌,毛利润不要太好。净利润低于50%,毛利润低于80%,不要出来打招呼,丢人。但是,竞争加剧后,持续的美元贬值,面向500强的服务业很难提升单价了。每一个中高层人才和业务骨干都在问自己,包括我自己,当时都在扪心自问:1)整整一周没回家,给公司赚了300多万净利润(人均100万),为什么不自己干?2)年纪大了后,我还能连续熬夜么?累成狗。3)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怎么退出,不要说工资,让哥哭一会儿-----------------------------------------------------------------------------------说正题,我比较看重蓝标的几个亮点(数据摘取自CEO 给股东的信):1)整体业绩不错在经济不够景气的背景下,2014年蓝色光标仍然取得了销售收入增长66.83%,净利润增长62.79%的好成绩。2)防守动作做的好,经济下滑但是传统利润大头没有丢。所谓数字化营收占比提升,也是防守动作。做不好是要大大减分的。蓝标数字在公共关系市场遥遥领先,在保持IT和汽车领域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在消费品、金融和互联网领域取得连续重要突破,收入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智扬公关实现了增长300%以上的好成绩;蓝色方略成绩喜人,已经成为集团活动业务的支柱品牌;同时数字相关业务在收入占比已经超过70%;(3)继续做大收入规模(其实这个我想吐槽一下的,但风物长宜放眼量)博杰传媒成为集团旗下利润贡献最大的品牌,是中国市场最赚钱的媒体代理公司之一;4)国际化= 抢国企走出去的大单和外国企业走进来的大单去年收购的We Are Social (WAS) 开了旧金山和上海办公室。2014年蓝色光标的业务协同收入已经达到1.4亿的规模(补充说明一下,因为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跨国企业多数倾向于雇佣本国的top 广告公关公司来做集团甚至领导全球的传播,当然政府事务除外,特殊case 除外。中国企业走出去,尤其是国企海外布局,要么找WPP 和 Omnicom 等大集团机构,要么找蓝标。后者呢更懂本土文化,服务鞍前马后,有很好的匹配度,老外们是不会假期来服务你的)5)智能营销值得关注这一部分我不想吐槽。只能鼓励。因为其他的企业差距比较大。我们不能寄望一个服务型企业几年内转型科技企业,但主动拥抱数据风口是形成更大领先优势的唯一选择。----------------------------------------------------------------------------------------额外说一下蓝标的估值提升的亮点现在的营销就分为3个层次:1) BAT 级别,掌握底层用户ID 和行为数据,以数据为主要收入2)蓝标级别,数据+服务为主要收入。能够给客户提供全套服务,一站式解决企业需求。3)小企业,好的创意,活好。蓝标这个级别上因为业务规模国内最大,正在做以下层面的技术创新(估值提升空间)1)DMP 平台就是一个告诉广告主,多少人看了你的广告,在什么平台,他们行为怎么改变的,多少人支付了,加上CRM,能够给用户画像(也许是有效的,我就不黑了。)这个有战略意义,说白了,闭环了。不是新东西,但是领先其他人,属于防守动作。2)BlueView整合平台(这个东西, $拓尔思(SZ300229)$ 也在做),利用数据提供多样化的视角,就像提供上帝视角的仪表盘一样,告诉你,人们在唧唧歪歪什么,对你的品牌是满意还是讨厌。这个和百度一起做。属于井上添花。3)wifi布局(其实是高效花钱去卡位)wifi谁在投资?迈外迪获得了 $腾讯控股(00700)$ 系小伙伴大众点评的投资。建飞科联和晶赞都是搞Wifi商用网络的,这个说白了就是未来的分众传媒。对于一家靠广告和公关服务的公司来说,花钱去卡住重要的位置,属于跑马圈地。4)深度介入电商+ CRM + 投资服务呢,就是要全套。你说自己能力好,就干脆从吹牛到卖货一揽子都包了。说实话我对这个是捏一把汗水的。但是目前看,帮宝洁卖日化,帮美赞臣卖奶粉,帮茅台卖酒。。。。只要做起来了,积累足够深,那么这个就是服务产品的护城河。只有蓝标敢于承诺结果,以往,其他服务机构是完全不敢硬性承诺的。这个,属于建设护城河。另外呢,就是敢于和客户坐一条船上。主动投资客户的关联业务,深度锁定。这个是所有的外资广告巨头们,不太敢于做的。只有本土市场巨大的公司才乐于才敢于深度搞基。比如:碧水源电子商务(支付2000万元,持有股权25%)网营科技(支付5100万元,收购股权22.67%)北联伟业(支付4500万元,收购股权51%)上海凯诘(支付2350万元,收购股权19.9%)5)另外就是主动投资带来的估值提升的空间。这里面有相当多的公司我都合作过。细节方面不表。入股价格现在来看并不贵。而且,业务关联性非常高。作为一个自身业务流量较大的企业,入股资源,交叉销售,成为营销服务行业的产业资本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且,目前来看,作为产业资本看项目的准确性要远超过所谓的VC 和天使投资人。以下这一部分的公司里有可能出现10亿人民币级别的企业。营销呢,天然是追风口的行业,蓝标收了一系列的风口业务,这些企业如果成功,会带来非常可观的估值提升。-----------------------------------------------------移动互联有车以后(以300万元,收购股权10%)建飞科联(以6865万元,收购股权23.04%)云图微动(以6150万元,收购股权10%)掌上云景(以4800万元,收购股权24%)乐约信息(以1000万元,收购股权27%)娱乐内容玩乐云(以500万元,收购股权10%)太和娱乐(以3000万元,收购股权10%)互联网金融拉卡拉(以6000万元,取得股权2%)拉卡拉信用(以750万元,持有股权15%)国际业务We Are Very Social(首次支付1871万英镑,收购股权82.84%)Vision7(1.95亿加元,收购股权92.69%)Blab(以300万美元,收购股权9.48%)Metta(首次支付9100万港元,收购股权100%)Fuse Project(首次支付2037万美元,收购股权75%)大数据广告技术Iclick(爱点击)(以6000万美元,收购股权14.59%)Zamplus(晶赞科技)(以2500万美元,收购股权14.29%)Admaster(精硕科技)(以2437.5万美元,收购股权11.69%)璧合科技(以4300万元,收购股权25%)彪洋科技(以950万元,收购股权15%)比邻弘科(以1000万元,收购股权10%)捷报数据(以2550万元,收购股权51%)识代运筹(以630万元,收购股权21%)-----------------------------------------------------------------风物长宜放眼量。蓝标自身的业务是完全苦逼的,不性感的。但是庞大的体量,上市公司的身份,良好的治理和股东结构,这些构成了坚固的护城河。借助一线的执行和帮助客户追风口,广告公关等成为这个市场优质资源的领先发现者和购买者,甚至领先于大部分的VC。服务客户只是流量产品,通过技术投资,和资本投资,不断延伸与客户,与媒体,与消费者互动过程的价值链。这个才是蓝标买入最核心的价值。蓝标不断的收购,有别于市场其他的公司,大部分优质服务企业(比如我的几个朋友的企业,现金流和客户都非常好,但主要股东都老了),他们是是无法进入到资本市场的,也很难退出。但是优质的人才和客户,能够在蓝标的平台上实现进一步的放大,甚至推动大平台不断进化。整合是困难的(小于传统行业),有代价的,但是为了成长和进化,还有退出,这些是值得的。10年来,对于该公司,我打过,鄙视过,骂过,加入过,离开过,但每次换一个角度就是另一番风景。在企业成长中,具有进化的基因,可预期的未来,和合理的增速最为重要。目前,大部分的企业,我看不到这些优势,蓝标有。只是最懊悔的是,我现在想明白,sigh$蓝色光标(SZ300058)$本话题在雪球有32条讨论,点击查看。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